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,隋文帝杨坚为其已成年且待嫁的女儿兰陵公主挑选丈夫。这桩婚事由杨坚与孤独皇后亲自挑选适合的候选人,最终列入备选的有侍卫柳述、萧玚等人。尽管每位候选人的背景都不凡,杨坚却始终无法做出决断,因为他们各自都有优点,同时也不乏不足。于是,杨坚决定召见韦鼎,向他请教相术。
韦鼎听后并未直接指出选谁最为合适,而是给出了这样的评语:
“玚当封侯,而无贵妻之相,述亦通显,而守位不终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表面看似评价了一番两人的未来命运,实则透露出两者都不是理想之选。或许杨坚早已心中有了选择,只是希望从韦鼎那里得到一些确认。于是,杨坚听后淡然地说了一句:“位由我耳。”最终,18岁的兰陵公主杨阿五嫁给了21岁的柳述。
令人惊讶的是,这竟是杨阿五的第二次婚姻。杨阿五是隋文帝与孤独皇后的第五女,出生于573年。《隋书》记载她“美姿仪,性婉顺,好读书”,且“高祖于诸女中特所钟爱”,足见她的才貌与品性,深得父亲宠爱。杨坚曾为她选定婚事,首选的对象是北周重臣王谊之子王奉孝,王奉孝是个出色的青年,婚后不久,两人却因天命未遂,王奉孝因病早逝,年轻的杨阿五顿时成了寡妇。
展开剩余75%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令杨坚愧疚不已,毕竟他亲自为女儿挑选了丈夫。为了弥补这段短暂而无幸的婚姻,杨坚下定决心再次为女儿物色一位合适的夫婿。期间,晋王杨广的王妃正是梁明帝萧岿的女儿萧氏,萧氏才貌双全,温婉端庄,非常得父母宠爱。萧玚,萧氏的弟弟,与杨阿五年岁相仿,尚未成婚。于是,杨广提议让杨阿五与萧玚结为连理。
经过杨广的推荐与极力撮合,杨坚和独孤皇后也开始倾向萧玚,独孤皇后尤为喜爱这门婚事。然而,后来的事情却出了意外,萧玚未能如愿成为杨阿五的丈夫,反而成为了备选项之一。杨坚随后又挑选了几位世家公子,最终决定将杨阿五嫁给柳机之子柳述。正如杨坚所说:“位由我耳。”柳述娶了杨阿五之后,地位迅速水涨船高,很快被任命为摄吏部尚书。
然而,柳述的气焰也因杨坚的宠信而逐渐膨胀,他开始有些骄横自大,甚至敢于折辱朝中的重臣。杨坚并未当即斥责,而柳述最终逐渐变得更加稳重与谦虚,重新赢得了杨坚的信任,直到晚年,杨坚病重时,柳述始终在床前守候侍疾。可是,正是因为这份对父亲的忠诚,柳述惹上了麻烦。
公元604年,隋文帝杨坚在仁寿宫因病卧床,左右大臣如尚书左仆射杨素、兵部尚书柳述、黄门侍郎元岩都在守护他。与此同时,太子杨广也被召入宫中。当杨坚的病情日益严重,杨广心急如焚,开始做一些提前布局。于是,他与杨素写信商议此事。然而,杨素的回信被宫人误送到了杨坚寝宫,杨坚看到后十分震怒。
更糟糕的是,第二天宣华夫人回宫时哭诉杨广对她不敬,杨坚顿时认为是独孤皇后误解了他,国家大事根本不能交给杨广处理。于是,杨坚召见了柳述和元岩,准备着手废除太子杨勇,并起草了相关的敕书。然而,杨素很快得知此事,便及时将消息告知杨广。杨广果断矫诏,逮捕了柳述与元岩,成功掌控了仁寿宫。
杨坚在大宝殿驾崩,杨广继位即为隋炀帝。作为新帝的杨广,第一时间便下令将柳述罢官,流放至岭南,并强迫杨阿五与柳述离婚,再改嫁他人。杨广与柳述并不和睦,毕竟,杨广曾更倾向于萧玚成为妹婿,而柳述的出现使得杨广的心情始终未平。因此,杨广决定强制让妹妹杨阿五与柳述分开。
尽管如此,杨阿五坚决不同意,她坚守婚姻誓言,表示愿意陪伴丈夫流放岭南,并请求收回自己的公主封号,愿意与柳述一同前往流放地。杨广对此怒不可遏,发出质问:“天下岂无男子,欲与述同徙耶?”杨阿五却坚定地回答:“先帝以妾适于柳家,今其有罪,妾当从坐,不愿陛下屈法申恩。”她要与柳述共度余生,而非屈服于哥哥的安排。
然而,杨广并不打算让妹妹如愿,兄妹两人因此彻底决裂。没有杨广的同意,杨阿五只能无奈地留在长安。尽管她身为公主,却感受到了无力改变自己命运的痛苦。她无法拯救丈夫,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未来,这种无法摆脱的悲剧最终压垮了她。杨阿五病重,不久后去世。在临终时,她上表请求:“生既不得从夫,死乞葬于柳氏。”这是她最后的心愿,渴望能和柳述合葬。
然而,杨广对妹妹的临终遗言毫不动容,他心中充满了愤怒,因为妹妹临终仍不肯放下柳述。这令他愈加厌恶,甚至在妹妹去世后,他没有为她掉一滴眼泪。杨广只是草草地将杨阿五葬在洪渎川。
柳述则被流放至龙川,经过多年的漂泊后,被迁至宁越,最终因瘴气而死。
发布于:天津市炒股如何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